返回 首页

参禅 Q & A

智慧是从自性生出来的,这个择法,知道哪一个法要怎么样用,那就妙了
◎宣化上人开示于三藩市佛教讲堂

● 初参?老参?

问:怎么叫“初参”,怎么叫“老参”呢?

上人:这个“参”就是参禅这个参。初参的人,就是什么规矩都不懂;老参的人,就所有的规矩都懂了。

参究竟是谁

译者:某某的问题是在这个参禅的时间又可以念咒?

上人:本来呢,参禅,也不念佛、也不持咒,只参禅。那么他以前如果要持咒,他持的是什么咒?

译者:他念天主的名字。

上人:为什么念这个天的名字呢?

译者:他说在这个参禅最难的时候,念这个天的名字,这是帮助他。

上人:参禅,有什么最难呢?

译者:有时他想念天时好点。

上人:你问问他每天跑出去好几趟,他是做什么去了?

译者:他受不了,所以他到外边去玩去。

上人:为什么他又回来?

译者:因为他还没有知道这个“谁”?

上人:就因为他往外跑,所以就不知道。

译者:应该定在一个地方。

上人:一说这个参禅,本来参禅时,禅堂一步也不能出去的,不要说走这么四层楼,就是一出禅堂门口也不可以的,这是禅堂的规矩。我们这个地方也小、也近那个闹市,我知道他天天跑出去。为什么我不说呢?因为他也就是第一次,不很容易的。那么他来参加,虽然又跑出去,但是他还知道回来,所以这还有机会找着这个“谁”,就怕出去不知道回来了,那很危险的。

他现在问这个问题,那么他觉得诵这个咒要是相应的话,也可以诵的,诵一遍也可以。不过诵咒这是藉着三昧加持;参禅呢要仗着自己的力量,不藉外边的力量。所以,他如果觉得诵咒对他相应也可以。

但是参这个“谁”,不是参“谁”从什么地方来的;这个“谁”呀,是因为你不认识是“谁”,不是说这个“谁”是从什么地方来。你是“谁”你还不知道呢,怎么知道这个“谁”从什么地方来的?所以就是要参这是谁,究竟是谁?不是参这个“谁”从什么地方来。譬如你见着这个谁了,你才知道这个谁,知道这个谁从什么地方来。现在你还不知道,你还没见着,你还没有明白这个“谁”是谁呢,那么你怎么可以找他从什么地方来呢?你要知道是谁了,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来;你谁都不知道,这从什么地方来根本就没有,怎么可以找他从什么地方来呢? 好像我找果前,这果前我找着了,才可以问他:“啊,你从哪里来的?”这才可以知道他从什么地方来。我找果前还没有找着呢,那么我怎么知道他从什么地方来。这四面八方,你从什么地方来我怎么知道?你懂这个意思吗?

弟子:懂。

上人:所以参“谁”从什么方来,那是错的。

吃饭这个问题

上人:方才某某说不吃饭这个问题,我还补充几句。你不吃饭,如果你能在定中不想吃,那么你就一天不吃、十天不吃、二十天不吃、乃至四十九天不吃,一百天不吃你也不想吃,你也忘了吃,你就在定中,这是可以的。如果你不吃饭呢,饿得受不了,又想吃、又不想吃,这麻烦更多了,你妄想也更多。所以,你若能有定力,行、住、坐、卧都在定中,不知道自己吃没吃,这可以的。若没有这种功夫,就要还坐多一点禅,把基础立起来才可以。

不增不减

弟子:经上说“不增不减”是什么意思? 上人:经上的“不增不减”,这就是悟彻本来的体了,所以它也不减也不增了;要是没有悟彻的时候呢,那就是有增有减了。

无出无入

弟子:《六祖坛经》经上说有一个和尚二十年常坐不卧,六祖徒弟问他:“你做什么?”“我入定。”六祖徒弟答覆他说:“你有入有出,那不是常定。”那位和尚就无话可说。为什么说这个正定是没有入、也没有出,要是有入、有出不是常定?

上人:这位六祖徒弟叫玄策,对那位和尚那么说,正是破他的执着。你说“没有入、没有出”,那要是过来人。行、住、坐、卧“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”,行住坐卧都在定中,那是过来人。你没有过来人,你一个凡夫,你教他“没有入、没有出”,怎么可以?凡夫他根本就没有定,你叫他怎么入怎么出?所以这修道,你要修行才入定。那么他修了二十年就说入定,但他这个入定,入的一个死定,执着有一个入定的心,想要入定修行。他修行因为过了二十年了,才到这个程度是“无出无入”了,但是他不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六祖这个徒弟走到那个地方来破他的迷,意思就是叫他去再参访六祖,给他印证;不是说那就是“无出无入”。

“无出无入”,是对过来人可以这么说;没有过来人、你初学,你叫他“不出不入”,那简直的是你等于杀了他一样,一刀把他杀了,断他的菩提种子,你懂了吗?所以说法无定法也就是这个。对这个这么样讲,对那个就不能那么样讲。你学来的这个法门呢,也都不合用的,一定要你由自性生出来这种智慧,知道这个法怎么样、哪个法怎么样,那就是可以了。譬如这个玄策说“无入无出”,他对那个老修行那么讲,可以;他要对一个凡夫讲,不行!这个智慧是从自性生出来的,这个择法,知道哪一个法要怎么样用,那就妙了。

密在汝边

译者:某某请问《六祖坛经》惠能大师所说的一段话:“与汝说者,即非密也。汝若返照,密在汝边。”

上人:这个“密”就是一个妙,密妙不可思议的境界,不可说的、说不出来的,说不出来这种境界。说是你要“反照”,这“反照”就是用功修行,你要能照着这样去修行。你这修行,修行也就是思惟修,他说那个“想”也可以的,这就是思惟修。“思惟”,你能以这样就是“参”,那个“反照”就是一个参禅的参。这你要能参呢,那个不思议的境界在你那儿,不是我能告诉你的,要你自己用功修行,才能够得到真实的那种的味道。现在你们懂了吗?所以那个反照也可以说是“想”,也可以说是“思”,也可以说是那个“参”,也可以说是“观照般若”那个观照。他为什么用一个“返”?“返”就是在他那儿那个地方,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,要你自己去真实用功修行,才能领会得到、才能得到,我现在和你说你也不懂。这也就是:我这个方法告诉你了,你去用功修行啊!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,好像你喝水,是热的,你自己知道;是冷的,你自己知道。这修行,你得到妙处,你自己知道;你得不到,那你自己也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