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人解释说,修行是不受境界所转,对于这一点,我有不同的看法。我认为修行是受境界所转,要受每一个境界转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我的看法与法师所说,只是观点不同而不相抵触的。我之所以说修行是被境所转,是因为上人广大的教化,以及佛法无所不包,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到能与佛法相提并论的。
修行的目标是被转到不分内外,自己与一切人、一切物,合而为一。境界来时,不是要你退却或含藏而永不为它所动。佛性无量无边,无所不在;我们都在其中。
人人皆可作佛,一切境界都是在我们的佛性里。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就愿意在学校任教,受学生所“转”,了解儿童如何思想、感受与学习。对可成佛一事之回应就是“被转”,正因为我们被儿童转,被他们的自有佛性所转,我们才回应。看到儿童并且知道他们是未来的佛菩萨,一个念头就起来:“我不培育他们的佛性,谁来做?如果我不去培护,他们的佛道如何成就?”
如果我们这样想:“我是老修行,不受这般儿童境界所转。”那已经是舍离众生了。舍弃众生就是舍弃自性,断了自己的菩提道。如果这样还想证果,那么所证的会是一个乾瘪的,不比葡萄乾大的果。佛陀不是也叫这些发小愿、修自觉的人“焦芽败种”吗?
《华严经》里提醒我们扩大心量,去除私欲,调伏情感。但经典可不是要我们去忍受无谓的苦痛来压抑自己;它是启发人们开扩心胸,认同与一切众生同体。经上说菩萨见诸世界,宇宙与自己不异。若做如是观,人怎么会轻损自己或他人的身体?或执着男女、老少、中国人、美国人、自他的不同?愈为众生的修行者,则愈能处己。所谓菩萨“无人相,无我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”,我认为这是彻底慈悲的同体,不是自我孤立的冷漠。
《华严经》里描述菩萨有如生死旷野中的大树王,树根深藏地下,一切花果有赖树根输送土地中的水份和矿物质而成熟茁壮。这个比喻说明菩萨与众生的关系:花果代表诸佛菩萨的觉道,树根若不吸收养分,怎能使花果繁茂?树根代表一切众生,诸佛菩萨以大悲水滋养土地,大悲水使树根与花果相连,所以树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─各部份相赖相融。
众生与世界的关系也是如此。若无众生,则诸佛菩萨不能成就,求无上正觉的我们也终不能成就。佛怎会忘怀众生呢?就字面上的解释,佛菩萨就是众生。这是我所了解《华严经》所揭橥的道理。所以文殊师利菩萨不是教善财童子,承事供养一切众生如同承事供养诸佛吗?文殊师利菩萨说,一切诸佛皆以同体大悲为体!与众生一体!
记得上人曾说:“你们以为观音菩萨已经修行圆满,退休了吗?不是的,观音菩萨比谁都更加努力。看看他发愿要一切众生皆证得菩提,那时他才能退休。观音法门正是不断救度众生,菩萨就是以度生为度己,度生与度己已是不二无别的。”所以对观音菩萨而言,教学廿年算不上什么,只不过一眨眼的工夫。我觉得不论是《华严经》或上人都一直在推动我们向另一个境界前进。
于一毛端现宝王刹,坐微尘里转大法轮。
这样看一切事,自身与诸众生也是不离的。修行到这时,无处不是道场,无一众生不是未来佛。当然,一名教员往往很难记得,这群小“顽童”也会成佛的。可是就像我们有得意、失意的日子;儿童也会有好的与坏的一面。我们都从未失去光明的觉性,所谓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”
我们能说得出哪个儿童或许是未来的师父或佛吗?我们能够往后一退说:“我在修行,别烦我!小孩子障碍我修道!”众生无边,也许就在教室里我们救度、教导了过去世的父母,或种了未来世父母或师长的因。
再谈树的比喻:一切菩萨经过花开果熟,落地腐烂,又将营养回归土地,滋养树根,生出未来的果实。究竟树的哪一部分是菩萨,哪个阶段是修行?自我、自他的界限不清了;世间与出世间鲜有分别。
往复无际,动静一源。
值此,不禁令人怀疑:“到底我在哪里呢?我分不清究竟我是这些小孩或是我自己?”分不清实是“清明”的一部分,接近菩萨境界。 、、、正如诸佛,悟入无我、、、
能够如此认清,则无须再了别自他、师生、修行与教学。真要认清这一切,就见到大悲心是智慧的本源。如果众生尚未得到,我就还没有真得。
看到众生受苦,就像自己或父母切身受苦─你会自然而然地就要去解苦。佛陀说我们要扩大心量到观一切众生如同自己一样,还有什么比“兴学”更好、更明显的方法,来实践这个理念?菩萨岂会认为教育有碍修行!
菩萨为利诸群生 胜解广大如虚空
一切三世悉入中 国土众生佛皆尔
此是普智光明行 见诸众生受大苦
起大慈悲现世间 演法光明除闇冥
此是菩萨智日行 以大慈悲方便力
普遍世间而现身 随其解欲为说法
皆令趣向菩提道 ─《华严经入法界品》
事实上,做为一个老师,我从学生那里学得的比传授给他们的多。
我是在柏克莱大学太极社的海报上,第一次看到金山寺。我也曾经见过一张报导禅七法会的照片,照片中的人物穿着灰袍子排列成行,背景是一道白墙。人们冷得战栗着,好像是置身在冰窖里。当时我心想:“多么自私的行为啊!我不会去参加这种法会的!坐禅怎么能够救世呢?”
这一次,我看的是另一份海报,这海报刊着即将在金山寺举办的观音大悲法会的消息。海报上还有以毛笔字题的偈颂“千眼照见,千耳彻听,千手护持,普应一切众生。”意思是绝妙之极,但我想这偈颂并不是作得很好。罗拔.弗斯特写的诗比这好得多了。我感觉到有一股兴奋的战栗从脊椎直冲到头顶上。心想:“怪了!”
我去喝杯茶。我站在太极社里,一边喝茶,一边想着:这种事情大概百千万年都不会发生了吧!喝完茶,我回到海报前,再读一遍。没想到,又是一阵凉气冲上脊椎。我想或许这只是巧合吧!百千万也不会再发生了。岂知,当我读完第三遍时,同样的感觉又发生了。
就这样,我决定去寻访金山寺,到那儿去参加大悲法会。当我看到将以大悲功德回向祈求世界和平的部份时,我作下了决定。是这慈悲的音声把我导向佛教的。不是坐禅,而是佛陀的大慈大悲感召了我。直到今天,它还是吸引着我。我相信智慧和慈悲是不二的,真智慧从慈悲中生,真正的慈悲以智慧为前导。
现在我体会到千眼、千耳、千手是为了普应一切众生,普现于一切境界中做佛事。观世音菩萨观的是世间所有的音声,不仅仅是众生内心苦难的音声。所谓“反闻闻自性”是为了“闻”法无我的道理,是为了推倒我们建立在我与众生之间、我与世界之门的籓篱。
到底什么是这世间的音声呢?当然就是苦、无明、瞋恚、误解以及偏见的音声。同时也是充满希望的对欢乐、谅解、忍耐及开悟的呼求声。这世间还有儿童的心声及低语。难道观世音菩萨不理会他们呢?绝对不会的。反之,观世音菩萨会关心这些小孩子到底在说什么?他已经迷失了本性吗?或者他还是与自性相应的?然后观世音菩萨便会有感应。他会纠正、鼓励、启发、轻责、赞叹、塑造,直至小孩子的思想行为与本性相契合。正如孟子说的,生命无非是寻找“求其放心”的过程──恢复我们在成长中忽视的仁义与礼智。
除了上人的教诲及《华严经》之外,我不曾听闻过其他的心地法门。虽然天主教及基督教创办学校,而我自己也是教会学校出身,他们的教育也很好,但是其教义及道理却缺少了佛教特具的高度慈悲与智慧。然而佛教对于教育的贡献还有很长远的一段路要走。基督教的教育制度使得基督教徒终身献身教育。的确,他们把世间改造得更美好。假如佛教徒能够同样献身办教育,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。